top of page

五十肩是甚麼?預防,治療與復健!


五十肩是一種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關節疾病,好發於 40-60 歲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由於好發年齡為中年之後,所以在日本俗稱為五十肩。其症狀為肩關節各方向活動受限,尤其是外展、外旋、後伸、及背手等動作發生困難,導致手無法高舉過肩;或活動、高舉時肩部疼痛,如拿高處物品、搭車拉吊環、曬衣、梳頭、扣背扣及拉背鏈困難等,還會影響到睡姿。五十肩的預防、治療與復健的關鍵,是多做肩關節的伸展運動。

五十肩的簡介 國外稱五十肩為 Frozen shoulder (冰凍肩),醫學上稱之為沾粘性關節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 或肩關節攣縮 (shoulder contracture),其問題為肩盂肱骨關節 (glenohumeral joint) 周圍的結締組織,變得發炎及僵硬,而大大限制了行動以及引發慢性疼痛。患者會有肩關節疼痛、肩膀僵硬、活動範圍受限等症狀,疼痛度通常是恆定的,但夜間及天氣寒冷時、進行某些運動、或在顛頗路面行動時會加劇其痛感。疼痛的範圍往往會放射到上臂或頸部等區域,使得肩關節運動量減少,嚴重時,可能無法移動肩膀。雖然許多肩部疾患都會使肩關節活動受限,但五十肩的病人,即使是被動式活動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亦有明顯的受限 (尤其是外旋轉的動作,達50%),為其特徵。 在 95% 的病例,五十肩為可逆的,但全面復元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肩部的伸展運動為五十肩的治療首選。 引發五十肩的原因 五十肩的病理為肩關節囊與肱骨緊密沾黏以及喙突與肱骨間韌帶萎縮,目前認為是自體免疫疾病。至今尚未明確知曉造成五十肩的原因,一般認為罹患糖尿病、中風、肺部疾病、風濕性關節炎或心臟病者,是五十肩的高危險群,但臨床上大部分的病人其實身體都沒有特殊的問題。而其它造成五十肩的次發性原因則包括肩部或手臂受傷,也包括手術後的復原期間內減少使用肩關節,而導致關節囊緊縮或沾黏。 五十肩的預防 五十肩病發後可能會持續五個月到三年或以上。預防五十肩,最常見的建議為平常就保持肩關節經常充分地運動。下圖為平常就可以做的各個方向的運動及肌肉輔助練習:棍棒運動之前屈 (flexion)、後伸 (extension)、外擴 (external)、內旋 (internal rotation)、外展及內放 (shoulder abduction and adduction)、肩胛骨運動 (scapular active range of motion)、胸大肌擴展 (Pectoralis stretch)、二頭肌伸展 (biceps stretch)。以下圖片源自:http://wilburn63harmon.hubpages.com/hub/Frozen-Shoulder-Exercises-How-Fast-Will-They-Work

五十肩的徵兆為關節變緊且僵硬,以至於很難進行一些簡單的動作,如提高手臂。最嚴重時會對肩膀外旋動作造成抑制。患者會抱怨肩膀僵硬及疼痛,並且在夜間惡化。疼痛是由於凍結住的肩膀會難以行動或酸痛,且在試圖活動或撞到時惡化。

體檢時若顯示肩膀運動受限,此時有經驗的物理治療師或按摩師只要輕輕地、有技巧地移動患者肩膀時,即可知患者是否患有五十肩。 臨床上五十肩的進展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期為開始凍結或疼痛期:一開始疼痛並不明顯,多半在夜晚才注意到,此時只有在肩關節進行某些動作時會稍感不適。隨著病程進展,疼痛將逐漸明顯。而此時期約持續六週至九個月。當疼痛加重,肩膀也會慢慢失去活動力 第二期為已凍結或沾黏期:此時期約持續四到九個月,疼痛度會稍微減少,但肩關節活動角度會有更多限制及僵硬,尤其是外展或外旋等動作,對日常生活明顯造成不便,諸如上廁所、梳頭、拿放在背後的錢包,或女性朋友穿衣等 第三期為解凍或恢復期:肩膀活動力會慢慢地恢復到正常,通常可持續 5-26 個月。 臨床上五十肩的診斷需要詳細的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肩部 X 光檢查可用來排除如肌腱鈣化、骨折、肱骨壞死、腫瘤等原因,超音波檢測肩部軟組織則可知是否為肌腱發炎的問題。在某些診斷上較困難的病例,也可安排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檢查。 五十肩的治療與復建 五十肩病發後會因為疼痛限制患者的活動,接下來又因為不運動而更容易進一步發生粘黏,除非患者能忍小痛、持續地、和緩而進階地往各個方向運動 (內收、外放、前屈、旋轉和擴展)。所以,五十肩的治療基本上只有一個原則,就是在疼痛可以忍受的範圍下,僅可能地增加肩關節活動度。消炎止痛藥物可以減少病患的疼痛,而增加病患做關節運動的能力。 肩關節伸展運動:專業治療師會對患者施行 ”關節鬆動術”、”被動運動” 等運動療法,並鼓勵患者在家多做 ”鐘擺運動”、 ”上肢爬牆運動”、 ”患肢牽拉運動” 等,可有效促進五十肩症狀改善。做運動時有幾個重點,一次不必做太長的時間,但最好一天要做好幾次,譬如一天做六次 (三餐飯前飯後各做一次),一次約運動 5-10 分鐘。以下簡述部分伸展運動:

鐘擺運動:患者上半身前彎,健康側扶著桌椅等支撐物,而讓患側的肩膀和手臂自由下垂,然後利用手臂的左右及前後擺動,自然地帶動患側肩膀和手臂運動,而可逐漸改善關節活動度受限等情形 彎腰繞圈運動:患者站立雙足稍分開,向前彎腰將患肢下垂,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做出畫圈動作,動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漸到最大限度 手指爬牆運動:病患面對牆壁站立舉起患肢,手指輕觸牆壁,手指沿牆向上慢慢爬行到最大限度,然後向下回到原位,可於牆上紀錄每日到達的最高位置,以利觀察進步的狀況。 背後抬手運動:患者雙手置於背後,健側手握患側手腕部,健側手拉患側向上到最大限度 拉棒運動:雙手各執木棒之一端,木棒直立,兩手一上一下置於背後,以健側牽引患側,朝關節活動受限之方向伸展,要領是要以持續穩定的力量牽引,切忌突然猛力硬拉。 摸耳朵運動:患者站或坐姿,患肢高舉過頭頂,盡力觸摸對側耳朵,同時將頭部保持在正中位置 肩胛骨運動:肩胛骨的活動類型共有六種,分別是做出聳肩的上移、放下肩膀的下壓、往脊椎靠近的內收、遠離脊椎的外展以及肩胛骨倒三角形的下角向外移動,做出向上旋轉的動作;反之,下角向內則做出向下旋轉的動作。動作重點為肌肉放鬆,幅度逐漸放大,可配合呼吸並將動作盡量放慢,肩膀向前向上向後時吸氣,放下時呼氣。 注意事項 肩部疼痛不一定都是五十肩。例如:肩關節附近的二頭肌肌腱炎、滑液囊炎、肌腱鈣化性發炎、旋轉肌腱斷裂、肩部惡性腫瘤等,常會因肩關節劇痛而被誤認為五十肩。此類患者應到醫院安排檢查,再由醫生判斷該如何治療與復健。

bottom of page